人间丨50岁的我,为什么要去读研

新闻热点 2025-09-14 17:15:09 45

 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稳 记者 张旭 报道

  “50岁的人间我,去读研的丨岁路上!”8月20日,为读研新闻洞察坐在绿皮火车上的什去杨艳(化名),在社交平台写下这样一段文字,人间配图只有两张,丨岁一张是为读研戴着口罩的她坐在残障人士专用席位,一张是什去西南林业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此行的三张车票。

  杨艳此行的人间目的地,是丨岁距离她的家乡山东济宁两千多公里远的春城昆明。为了省下一千多块钱的为读研机票钱,她选择坐最便宜的什去火车。为此,人间她要倒三趟车,丨岁济宁到兖州,为读研兖州到徐州,徐州到昆明,总行程需要四十多个小时。

  这对于原本就行动不便的杨艳来说,殊为不易。

杨艳到西南林业大学报到。新闻洞察(图源受访者)

  2013年,她在公司发生意外,被严重烧伤,脸上留下了疤痕,手部部分功能缺失,无法长时间行走,否则脚上的伤口就会裂开流血。

  出事后的一段时间,杨艳一直无法接受事实,患上了创伤性应激障碍和抑郁症,其后两年一直服用抗抑郁药物。

  在父母、丈夫和孩子的陪伴下,杨艳花两年时间逐渐接受了受伤这件事。但时至今日,她外出时还是不敢摘下口罩。

  “感觉自己还是跟正常人不一样,其实是有点在意这件事的。”杨艳出门必备三件套,帽子、手套、口罩,夏天也是如此。“我觉得(这辈子)可能摘不掉了,还是心理上有障碍,我真的没有勇气摘掉口罩,除非是面对很亲近的人。”

  说起考研这件事,杨艳告诉记者,考研一直是她的梦想,只是大学毕业后一直忙于工作、生活,无暇他顾。2023年,在整理儿子的考研资料时,杨艳再次萌生了要考研的念头。

  受伤之后,杨艳曾经备考会计师考试,并成功取得了中级会计师资格证。学习的过程不仅让她转移了对伤痛的注意力,还让她得到了代理记账的工作,补贴家用。

  当初备考会计师时,她曾学习过《经济法》的相关内容,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儿子考研后留下了法律专业的资料,杨艳翻了翻,觉得不算特别难,她想试一试,由此开始了法律硕士的备考之路。

  每天早晨八点多,家人出门上班之后,杨艳便开始了一天的学习,一直学到晚上十点多。自我测试或是做历年真题时,她会选择去图书馆,因为那里的氛围更好。

  对于杨艳来说,学习英语是最难的。“自从我毕业后,已经快30年没碰过英语了。”随着年龄的增长,她自觉记忆力衰退,学英语更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。“每天在学英语的APP上背上单词,别人背3遍就能记住,我需要5遍。APP上有记录,有一个单词我竟然背了50次才记住。”杨艳每天要拿出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学习英语,远超其他科目。

  同时,手部伤残也给她的备考带来了不小的影响。“翻书很慢,写字更慢,我就只能尽量精简语言。本来应该写10个字的,我就压缩到8个字。”

  备考第一年,杨艳报考了山东省内一所高校的全日制硕士,想着离家近,周末还能回家。但当年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,差10分,没能过线。

  这次失利并没让杨艳退却。她的想法比较乐观:自己备考的时间不长,能取得这样的成绩,已经很不错了。

杨艳备考时用到的复习资料。(图源受访者)

  第二年,杨艳报考了把握性更大的西南林业大学的非全日制硕士。成绩出来后,她以初试专业第一名,超出国家录取线25分、总分338分的成绩,被西南林业大学法律(非法学)专业录取。

  “考了两年,我并不是天赋异禀,备考的过程非常艰苦,必须要坚持,有毅力。”杨艳说,能取得这个成绩,除了自己的努力,还离不开的家人的支持和陪伴。

  她还记得,自己最初提出考研的想法时,儿子就非常坚定地支持她。考试期间也全程陪伴,还专门陪她到昆明参加复试,这让她感到很幸福。

  “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,只有从未出发的遗憾。50岁,我选择与青春同频共振。为什么这个年纪还要考研?或许是想弥补年轻时的遗憾,或许是想给孩子做个榜样,或许单纯就是‘还想学点东西’……几百个日日夜夜,丝毫不懈怠,付出换来了回报。”7月初,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杨艳写下这样一段文字,纪念自己辛苦备考的两年时光。

66fea7fe8cb25603f760cc8e7d124be8.jpg杨艳的录取通知书和火车票。(图源受访者)

  转眼开学在即,孩子问:“妈,报到要我陪你去吗?”杨艳大手一挥:“不用。”

  杨艳说,50岁怎么了?风华正茂好嘛!虽然肢体残疾,行动不便,但这一路的风雨兼程,哪一关不是自己闯过来的?这一次,昆明求学路,她要自己走!她想证明:年龄和身体状况都不是追梦的障碍。

  8月20日,杨艳独自一人坐火车去学校报到。此后,她的故事被媒体报道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无数网友点赞留言:“50岁正是读书的年纪”“人生有无限可能,不应该被年纪限制”“果然什么时候都不晚”……

  初到学校,有人以为她是学生家长,有人认出她是新闻里的“励志阿姨”,找她合影。更有无数网友在她的社交平台上留言,亲戚朋友把她接受采访的新闻转发给她,调侃说她“火了”。

  开学这些天,杨艳每天背着帆布包以“研究生新生”的身份走在校园里、坐在教室里,和小她30岁的年轻同学一起汲取知识,感受大学校园的新鲜。杨艳说,她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学业,顺利拿到毕业证。毕业后,她希望能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帮助到更多的人。

  最后,用杨艳的一段话与诸君共勉:谁说退休生活只能围着柴米油盐转?我要在图书馆的灯光里,再活一次热气腾腾的青春。年龄从来不是界限,是我们给自己设的围栏。如果你也有藏在心底的小愿望,别等“以后”了,就从现在开始,哪怕慢一点,也比停在原地遗憾强呀!

  50岁,正是闯的年纪!

本文地址:http://reddian.thinknovo.com/html/115e48999395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建设先进数据基础设施 立稳AI竞赛下半场

“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V2.0”发布

消费贷贴息“红包”明日上线,你关心的都在这里

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“国标”出台 聚焦舒适、安全、耐用

关税战为何适得其反?听完意大利经济学家的葡萄酒故事就懂了

友情链接